沒有什麼付出是理所當然的,除了父母。上一輩父母往往沒有機會學習怎麼放手,只會一味的把愛塞給孩子。而壓力煩躁的孩子也因此常忽略了父母的感受,忘了多包容,多關心他們一點。
華人文化裡,父親常被塑造成威嚴莊重的角色。許多男人都是面硬心軟,不擅於表達對妻子子女的感情。要讓他們嘴裡說出"愛"這個字難如登天,尤其上一輩的傳統爸爸們更是如此。
媽媽過世的早,家裡缺乏柔軟的溝通橋樑。我又彆扭執抝不會撒嬌,青春期時和性格嚴肅,一版一眼的二爺常起衝突。二爺老說:
"別人家女兒都是貼心柔順,我怎麼會生了妳這麼個叛逆無法管教的孩子?"
外表桀傲不馴的我,也曾因此心裏受傷覺得委屈,覺得爸爸不滿意,我不是他心目中的理想女兒。
我們不是不想親近彼此,偏偏血脈相連的臭脾氣壞嘴,總把對方越推越遠。
嫁到國外後久久回台一次,老爸爸仍然沒有放棄對老女兒的管束,總有各種看不順眼的地方試圖干預。而我也覺得他年紀大了脾氣更加古怪,忍無可忍時總會回嘴。電話吵見面吵,三天二頭起爭執,成了見不著想念,見著了互唸的矛盾情況。
直到女兒出生,發現她完完全全遺傳了娘親難搞的基因。什麼事都有自己的想法,什麼事都有自己的意見。小小一個孩子,發起脾氣來九條牛都拉不回,性格強硬堅持的程度比起媽媽不惶多讓。
原來有個不服管教的孩子這麼累人啊!我這才明白爸爸的感受。
我不會像爸爸一樣過度控制保護,也努力不讓自己把孩子當作人生唯一重心。但事實上,內心深處對孩子的擔憂操心,完全和爸爸一樣,原來那是做父母天生的本能啊。
人說養兒方知父母恩,說恩有點太沉重,我更覺得是養兒方知父母憂。那種一生一世放不下的牽掛,只有做了父母才能真正明白。
二爺年過七十,身體還算健康,但也已經滿頭白髮,步履蹣跚,每次回娘家都驚覺他又老了一點。
曾經的剛毅硬漢頂天大樹,逐漸蒼老衰弱。遠嫁他鄉的我無法時時陪伴,看著爸爸孤獨落寞的背影,常覺得內心愧疚酸楚。
幸好外孫女同時也遺傳到她爸爸的厚臉皮開朗小甜心性格,總能逗得嚴謹外公龍心大悅,代替媽媽承歡膝下。
有時二爺看我受小妞折騰,會幸災樂禍的在旁酸言酸語:"報應啊!真痛快!"總氣得我翻白眼。
但也常在我走開時抓著小妞教訓:
"要聽話不可以欺負媽媽,媽媽累倒了誰照顧妳!外公可沒力氣管!"
老人家自以為的低聲細語,我聽的一清二楚。最後那句也太現實了吧!真是好氣又好笑。
但同時也覺得很感動。
沒有什麼付出是理所當然的,除了父母。上一輩父母往往沒有機會學習怎麼放手,只會一味的把愛塞給孩子。而壓力煩躁的孩子也因此常忽略了父母的感受,忘了多包容,多關心他們一點。
我們總會提醒自己對孩子保持耐心,也盡量同樣保持耐心對父母吧!
請多珍惜父母,就算你也為人父母了,他們還是永遠擔心你沒吃飽沒穿暖。全天下不會有比他們更嘮叨囉嗦,永遠心疼你的人了。
請別等到失去了才後悔。
有一種愛,叫頑固老爹說不出口的愛,叫值得珍惜的愛。
你家也有不擅於表達感情的頑固老爹嗎?還是是甜言蜜語的情人老爹?(少爺完全是這派的)
圖片是我家的頑固老爺和小馬屁精,外孫女時時刻刻都在用實際行動傳達熱烈的愛。
(外公:咳咳咳我這把老骨頭消受不起啊😭)
下方聯結是親友家公司拍的雙親節影片,喪偶老父親要如何表達對離家女兒的關心呢?看了就會知道。
親切有趣的馬來華語感人影片點這兒
然後原來全天下的爸爸,在家的造型都差不多啊😂
#愛要及時
#養兒方知父母憂
#敬天下的頑固老爹